為基層學童爭取改造鹹水樓舊校舍 閩僑小學校長:教育理應是公平
發布時間: 2018/05/29 17:10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4
本來是火柴盒校舍的閩僑小學,3年前由新校長葉淑婷帶來改革,葉淑婷校長兩年來不斷向政府爭取資源,上電台為基層學校發聲,之後引動商界、市民齊齊關心小朋友的學習環境,令閩僑小學氣氛煥然一新。葉淑婷謂不能接受弱勢孩子必定是讀弱勢學校的宿命,相信教育理應是公平的。
擁有3個碩士學位的葉校長有20年教育經驗,曾在直資、私小任教,但因感到對教育制度很灰心,選擇離開傳統教職,轉任教育顧問,有7年時間遠負英美加參觀過40多間學校的教學模式,並受當地校長感染。葉校長謂:
很多外國校長雖然學歷很高,但卻很謙卑,會跟孩子吃飯,也很關心他們的成長。
她回港後開始思索自己的方向,決心報讀校長班,望有一天創建自己理想的學校。
我想建立一間愉快學習的學校,國際學校不應是中産或富裕家庭專利,所以推行「津校國際化」的理念。
閩僑小學行社制,學生今天換上有型有款的校服和社服,連校徽都已更換成英式的感覺。葉校長笑謂:
以前校服很老土,學生着起來不舒心,今天的校服很型!他們很喜歡。
學校曾像沙漠一樣
閩僑是葉校長第一次校長教職,她坦言2015年來見工,還以為目的地是旁邊漂亮的小學,來到見到殘破的校舍,心中一涼。
這裏是鹹水樓、有白蟻和去水等一大籮問題,課室牆壁是空心磚,掛甚麼跌甚麼;親眼見到才明白比預期惡劣很多,禮堂講台的空隙住滿蟻,周圍的石屎隨時剝落,連老師椅子都是爛的……
葉校長坦言不只學生,也感受到連老師、校工也是非常遏抑,沒有笑容。學校也因沒太多像樣的校隊,課外活動一年只有10次,感校園太沉悶,故學生經常缺課。
我開始思考,怎樣把希望帶進來,因我覺得對師生也不人道,要努力解決問題。
有限中成就無限
2015年學校有500位學生,因她事事躬親,令媒體形容她是「500孩子的校長」。
我也看過兩次《5個小孩的校長》,都感動得流淚了。但更感到校長要有使命,若是有心,我們是可以有力量去改變很多事情,這3年很多辛苦位很難講出來,但只要見到小朋友笑,那便成了我的動力。
因她不斷向政府爭取,為火柴盒校舍的匱乏鳴不平,並開始讓公眾了解學校環境的惡劣,如何影響小朋友。及後被邀成為香港寛頻《start from limit》短片的4位代言人之一(另一代言人是曹星如),捐獻漣漪開始慢慢延展開去。
現時校舍番新了8成,由於商界介入,有蓋操場有了冷氣,圖書館加入了電子設備,也有了美麗的烹飪室。她謂最開心是有人肯出錢幫助一位有糖尿病的難民學生購買醫藥,也有小朋友獲善長供書教學到小學畢業。
前年閩僑舉辦了首屆文化日,校長的朋友知道活動是建立學生自尊感,捐了1萬元讓她打造專業的舞台。
當有人幫孩子,我不會告訴有人捐助他們東西,而說因為他們乖,所以有人送他們禮物,我希望他們有尊嚴去成長。
一切是start from limit,她謂因自己敢披露問題,也肯爭取。3年來她曾因工作過勞而入了兩次醫院,其獨子9歲的Moses曾勸她不要當校長,還建議媽咪來他學校當校長,另請人當閩僑的校長。
雖然全世界都支持我繼續下去,但我感到虧欠了我囝囝,我沒時間陪他太多。
校長感慨謂雖然囝囝今天不容易理解自己的工作,但她會經常跟小朋友分享學生的慘況和進展,希望有一天兒子能理解她點解會堅持在這裏當校長。
想睇更多閩僑小學校長葉淑婷訪問,請繼續看改造火柴盒校舍捱出胃潰瘍 閩僑小學校長:校長要有使命感
【更多學校資訊】
【延伸閱讀】優才書院(小學部)減考試次數 校長:有助減輕學生壓力
【延伸閱讀】基慈小學設家訪及「陽光電話」 家長感動:老師比家長更長氣
【延伸閱讀】將軍澳天主教小學設小一家訪:家校溝通了解每個學生需要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 記者